2025年5月16日,海南工商职业学院成功举办第四届“风起南溟·雅传诗教”诗词讲解大赛。本次大赛由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全校各院部教师齐聚一堂,展示了古典诗词的无穷魅力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创新结合。
大赛中,三位马院教师选择对毛泽东诗词进行解读。于冰老师解读《沁园春·雪》,以深情并茂的吟诵揭示了伟大领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赞美;刘海英老师通过《七律·到韶山》带领听众走进了毛泽东主席笔下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陈科老师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生动再现了人民军队的英勇形象,展现了革命情怀的无限力量。
于冰讲解《沁园春·雪》
刘海英讲解《七律·到韶山》
陈科讲解《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张意薇老师在讲解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时,巧妙地将古文经典与现代游戏《黑神话·悟空》相结合,从苏轼“诗酒趁年华”的适意生活引申至现代社会中贪欲使人沉沦的现象,给古老的诗词赋予了全新的视角和时代意义,令人耳目一新。
张意薇讲解《望江南·超然台作》
夏雪老师对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进行了深刻的解析,并将江南水乡的苏州评弹融入诗词教学,以展现古典诗词经久不衰的生命力。不仅细腻描绘了这位宋代才女国破家亡背景下的个人命运起伏,还深入探讨了其作品如何反映社会动荡对人的深远影响,使听众深深感受到诗词背后的历史重量和个人情感的交融。
夏雪讲解《声声慢·寻寻觅觅》
黄瑰丽老师对崔涂《春夕》的解读,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打动了在场每一位听众的心,不仅让大家领略到了唐代诗人笔下的春夜之美,更引发了对于时间流逝、人生短暂的深深思索。
黄瑰丽讲解《春夕》
张冬苹老师对《卖炭翁》的讲解,将现实主义的情怀与为民服务的精神巧妙结合,令人深受启发,感受到了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深刻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也唤起了大家对当下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展现了古典诗词在当代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张冬苹讲解《卖炭翁》
徐玲老师在对李白《将进酒》的讲解中,巧妙地结合了热门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中的片段,再现了唐代诗人李白豪放不羁、豁达乐观的形象,让在场的每一个人深刻感受到了李白诗歌中的磅礴气势和深邃思想,同时也展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无限可能性。
徐玲讲解《将进酒》
张敬仁老师从心理学角度出发,通过对艾青《我爱这土地》的朗诵,强调了诗词诵读对于心理舒压的重要作用,并分享了如何利用诵读作为心理疗愈手段的经验,让在场听众体验到了诗歌带来的平静与力量。
张敬仁讲解《我爱这土地》
孙子尧老师采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俏皮语言重新诠释了杜甫的《江村》,让古老的文字焕发出新的活力,激发了听众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同时也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孙子尧讲解《江村》
此次大赛不仅是对教师才华的一次展示,也是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探索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新模式,致力于提升师生的人文艺术素养,促进思政教育与人文艺术教育的深度融合,展现出了其在践行养优文化方面的不懈努力。未来将继续秉持我校“养优”宗旨,不断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