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下午,在实训楼202教室,马克思主义学院一场以“海南华侨文化的历史传承与现代发展”为主题的学术讲座成功举办。主讲人狄红霞老师围绕海南华侨文化的五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讲解:系统阐释了华侨文化的丰富内涵,剖析了历史上海南人"下南洋"的社会经济动因,详实讲述了华侨群体对国家和家乡的双重贡献,探讨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新性发展,并重点分析了华侨资源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的独特作用。讲座通过大量田野调查的数据、资料和典型案例,展现了海南华侨"爱国爱乡、开拓进取"的精神特质,为教师理解侨乡文化提供了独特学术视角,为促进区域文化研究与思政教育融合提供了新思路。
海南华侨文化与思政教育紧密相连,具有重要意义。听完讲座,教师们纷纷表示,海南华侨在海外的艰苦奋斗历程是很好的励志教材。海南华侨离开家乡,在陌生的海外环境中,从白手起家,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辛勤的劳动,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像一些海南侨商在东南亚开创了自己的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这些奋斗故事也教育我们要不畏艰难,在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时,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同时,海南华侨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感,如抗战时期,海南华侨积极捐款捐物,支援祖国抗战;再如建国初期,华侨们在海外为了维护祖国尊严、支持祖国建设等等,也激发了我们的爱国情怀,激励我们学习海南华侨心系祖国的精神,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传承海南华侨文化,让学生认识到,海南华侨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坚定文化自信。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心理教研室开展雨课堂主题活动--探索教学创新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