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思政教育如同一盏明灯,照亮着学生的心灵成长之路。近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怡佐走进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小学课堂,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以“黄土地里走出来的人民领袖——习近平”为主题,为小学生种下了一颗颗信念的种子,也为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增添了一抹亮色。
教学过程中,刘怡佐老师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将思政教育与趣味故事、互动体验相结合,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故事,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奋斗历程和崇高精神娓娓道来。从总书记初到梁家河时面对的“跳蚤关”,到在艰苦环境中克服的“饮食关”,再到始终身体力行的“劳动关”,一个个真实而感人的片段,让小学生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一位人民领袖的成长足迹。
在课堂上,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他们被总书记的故事深深吸引,更被总书记的精神深深打动。孩子们明白了,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只要有勇气去克服,就能一步步走向成功;他们懂得了,适应新环境需要时间和努力,但只要积极面对,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他们更学会了,劳动是光荣的,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基石。这堂课,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孩子们在幼小的心灵中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这堂课是高校与小学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也是海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一个缩影。思政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需要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教育中相互衔接、相互呼应。高校思政教师的加入,为小学思政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搭建了桥梁。用高校的思政理念和方法,引导小学生开启思政学习的大门,为孩子们未来在中学、大学的思政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添砖加瓦,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更多的力量。
-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关于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学习会
- 下一篇:第二届思维导图大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