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师生的科学素养,深化思政教育内涵,激发师生对科学探索的热情,2025年6月4日下午3时,田巨平校长在学校第三报告厅开展了一场主题为“科学精神”的精彩讲座。讲座结合科技史,旁征博引,内容丰富,吸引了众多师生踊跃参与,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师生们共同沉浸在科学的魅力之中。
讲座伊始,田巨平校长以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独特的视角,深入浅出地阐述了 “什么是科学精神”。从好奇心驱动的探索欲,到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从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到坚韧不拔的毅力与执着…… 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一段段鲜活的科学史事例,让科学精神的内涵逐渐丰满起来,呈现在师生们眼前。田校长指出,“科学精神绝非高不可攀的抽象概念,它贯穿于我们每一次面对未知的尝试,每一次对真理的执着追寻之中。” 田校长的话语引发听众的深深共鸣,也为大家理解科学精神铺垫了坚实基础。
随后,为了让师生们更直观地感受科学精神的力量,田巨平校长引领大家开启了一场 “科学精神探源” 之旅。从古希腊的几何学,到近现代科学的蓬勃兴起,从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经典力学,再到近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从相对论、量子力学的诞生、伽利略科学方法论,再到费尔马猜想,每一个重要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都凝聚着科学家们的心血和智慧,彰显着科学精神的光芒。这其中,科学历程与科学精神相互交织,生动展示了科学精神如何在实践磨砺中彰显力量,又如何不断推动科学的边界向未知拓展。在这里,田校长特别指出了科学家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所展现出的坚持和勇气,而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是科学精神的生动体现。
此次讲座,绝非仅仅是一次科学知识的科普,更是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教育课。科学精神与思政教育有着天然紧密的联系,二者融合相得益彰。在思政教育中融入科学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学生秉持科学精神去探索世界,便能以理性思维看待社会现象,以求真务实态度学习知识,以创新精神解决问题,从而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与力量。
为此,田校长激励广大师生:科学精神不仅是科学家们需要具备的品质,更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的素养。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需要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互动交流环节,师生们积极踊跃地提问,就自己关心的问题与田巨平校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有的同学询问如何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培养科学精神,田校长耐心地解答道,培养科学精神需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要善于观察、勇于质疑、敢于尝试。要多读科普书籍,参加科学实验和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还有的老师就如何将科学精神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提出了问题,田校长建议老师们以严谨的治学态度,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讲座的最后,田巨平校长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他希望全体师生能够从科技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传承和弘扬科学精神。在面对未来的挑战时,要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严谨的态度去解决问题,不断追求卓越,为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也将以此讲座为契机,持续探索科学精神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打造更多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育人活动,让科学精神在校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兼具科学素养与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向着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的目标奋勇前行。